SERVICE PHONE

400-123-4657
  • 诚信为本,市场在变,诚信永远不变...

行业资讯

当前位置: 首页 > 杏耀动态 > 行业资讯

宝宝开始学走路姿势异常怎么办?

发布时间:2023-06-06 点击量:139

宝宝刚开始学习走路时,由于腿部肌肉发育不完善,不能很好地控制不同肌肉的拉伸和放松,因此,常常会踮脚走路,在宝宝1岁至1岁半学步初期这样走路是正常的,但如果宝宝1岁半以上依然踮脚走,有可能是学步时姿势不对,形成错误习惯或发育落后导致足部肌肉能力滞后,还应当及时就医检查,是否存在足部疾病或脑部发育异常的问题。如出现以下4种情况,家长们一定不能大意。

那是生理问题。由于婴儿还是平足。行走时,孩子需要磨练脚掌肌肉,形成弧形。95%的儿童脚底在5岁以前形成自然弧形。爸爸妈妈可以训练宝宝多练习踏步、赤脚行走、踩脚踏车,促进足底弧度的形成。如果双脚呈现弓形,很可能是神经疾病,需要及时就医。

走路O型腿

大多数宝宝2岁前都会是O型腿,而后会自然变直,因此宝宝开始学步时存在O型腿是正常的。但如果2岁后宝宝依然以O型腿走路,很可能与缺钙有关,应当及时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,加强户外活动,如果十分严重,还应就医矫正。

走路X型腿

宝宝低龄阶段有可能出现生理性X型腿,一般会自然变直,不需要干预。X型腿多见于2-8岁的宝宝,可能由缺钙导致,有时候,这是由于肌肉负重训练不够,如果宝宝膝关节距离过近,甚至走路时相互碰撞,应当及时就医矫正。此外如果宝宝8岁以后依然是X型腿,也应该及时就医检查。

走路像螃蟹。

孩子脚向里面,像个大夹子!刚学走路的儿童通常采用这种走路方式。刚开始的几年,孩子头朝前,脚向内。到了3岁左右,大腿上的肌肉稍微强壮一些,这种走路方式就会消失。不过,如果宝宝的脚总是朝内看,觉得这种走路方式真的不优雅,就能让宝宝坐在地上而不是抱腿。或是为他买双硬顶鞋。一年之内,就可以纠正宝宝不健康的走路方式。

平台注册入口